近期,阿里在国际市场动作频频:与韩国易买得(E-Mart)达成合作,推出日本本地电商应用“TAO”,并在摩洛哥开展业务。这一系列举措背后,阿里正在下一盘全球化的“大棋”。
在国内电商市场被拼多多和抖音强势冲击后,阿里新一代管理层以蔡崇信、吴泳铭为代表,明确了聚焦电商和云计算的战略方向,并将全球化作为新的增长引擎。布局日韩市场,正是这一战略的重要一步。
事实上,阿里是国内最早布局全球化的互联网巨头之一。15年前,阿里通过速卖通进入俄罗斯等国际市场,但受限于物流、支付等问题,全球化之路并不顺利。
如今,阿里再次出发,开启了新一轮的全球化征程。多年沉淀的出海经验能否带来业绩上的爆发,这将是对阿里的*考验之一。
1加速
这一次出海,阿里选择先做好家门口的电商生意。
华尔街见闻获悉,近日,阿里计划将速卖通韩国业务与韩国本土零售巨头易买得旗下的电商平台Gmarket合并,组建一家估值约40亿美元的合资企业。这一举措被认为将显著提升阿里在韩国市场的地位,加速速卖通的用户增长。
速卖通早在2018年就进入韩国市场,但直到近两年才真正重视。去年3月,阿里提出未来三年在韩投资11亿美元,阿里还推出7天可送达服务。上月,阿里向韩国电商平台Ably投资1000亿韩元(约为5亿人民币)。
截至2024年12月,速卖通在韩国的月活跃用户数量为899万,在电商平台中排名第二。三个月前,速卖通韩国代表张锐彼表示,公司将争取在3~5年内吸引韩国过半电商用户。
在日本,阿里也加快了布局。一个多月前,阿里宣布全面开拓日本市场,并推出日版淘宝“TAO”,销售服装、杂货等300万种商品,主要从中国发货,几天内即可送达。
同月,阿里开始在摩洛哥运营,这是阿里进军非洲市场的关键一步。阿里与当地公司Clementia合作,支持摩洛哥企业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开设数字店面。
从韩国、日本到摩洛哥,阿里全球化布局的节奏显著加快,而这一点早在蒋凡2021年底接手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时就有迹象,该业务也成为阿里近年增速最快的业务。
目前,阿里国际的核心业务是B2C,商业模式包括本地化电商零售平台和跨境电商两种,这次布局日韩,阿里意在用本地化的方式深耕当地市场,阿里本地零售电商平台还有Trendyol和Lazada。
这也符合阿里国际当前的发展策略,即专注各业务经营效率的提升,同时对重点市场积极投入,以在未来获得规模化的盈利。
目前,速卖通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点市场包括俄罗斯、法国、西班牙、波兰和沙特阿拉伯等;Trendyol也正从土耳其逐渐扩张到海湾地区。
截至2024年9月份季度,阿里国际数字商业取得29%的营收增长,其中,国际零售商业实现收入256亿元,增长35%,主要由速卖通的Choice和Trendyol的收入增长所带动。
接下来,随着阿里对日韩电商市场的持续投入,阿里在亚洲市场的布局将进一步深化,尤其日韩具备地理和文化上的相对优势,市场反馈也会更迅速。
在兜兜转转十多年后,阿里终于找到了打开国际市场的正确姿势。
2协同
面对拼多多和抖音的强势崛起,昔日“电商*”阿里过去几年经历了一系列变革。
2023年3月,阿里开启了史上*力度的架构拆分,淘天、阿里云、阿里国际等业务被要求独立面向市场,以蔡崇信、吴泳铭、蒋凡为代表的核心管理层逐渐走到台前。
在聚焦电商和云计算的战略背景下,阿里基本稳住了电商市场格局。11月15日,阿里巴巴最新一期财报显示,2024双11淘宝天猫GMV强劲增长,买家数量创历史新高。
阿里也在一系列的战略调整中,找到了电商增长的新路径,即业务协同。无论是阿里国际和菜鸟的协同,还是国内外电商的协同,尤其2024年淘宝服饰出海大获成功,都让阿里找到了打开海外市场的抓手。
2024年7月,淘宝服饰启动了“大服饰全球包邮计划”,由淘宝负责招商,阿里国际负责海外运营,本质是把淘宝的供应链向海外输出。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该计划随后从服饰扩展到全品类。
华尔街见闻获悉,归属于阿里国际的“淘宝海外”2024年GMV突破200亿美元,超过Temu 2023年表现,与Tiktok旗鼓相当,而且“淘宝海外”还在双位数增长,表现出较强的增长潜力。
这也给了阿里更多信心。2024年11月,吴泳铭宣布,成立阿里电商事业群,全面整合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等电商业务,并交给蒋凡负责。由此,淘天和阿里国际被整合成一盘棋。
过去三年,蒋凡一直在带领阿里国际业务,这次阿里将国内电商业务也交给他,含义不言而喻,阿里要整合国内的电商能力去开拓海外市场。事实上,拼多多和字节出海本质上就是复制国内的能力。
也正是基于国内供应链出海的成功探索,阿里才有了深耕日韩市场的底气。吴泳铭已经意识到,全球化的供应链能力、履约能力与消费者服务能力,将决定未来的竞争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国际之外,淘宝、阿里云、钉钉等都公布了出海规划,这也意味着,这是一次阿里迈向国际的全面出海。
从模式来看,阿里选择了平台模式和本地化策略,好处是分散政策监管风险,不同市场之间做了隔离,这也有助于阿里构建自己的护城河,但弊端是拓展速度很慢,对管理效率提出更多要求。
挑战也不言而喻,所有重要的国际市场都云集了一批本地和跨境竞争者,从国际巨头亚马逊、eBay到国内拼多多、字节、京东等,再到众多本地化电商平台,都会对阿里造成压力。
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后,阿里再次启动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出海,机遇和挑战并存,阿里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这会是电商下半场*的看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