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巴厘岛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印尼央行行长Perry
Warjiyo宣布在今年11月5日之前,东南亚五国(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将会签署一项协议,链接各自的支付清算系统。
按照东南亚央妈们的计划,年内就可以实现系统的连接,并且实现用本币结算合作框架下的双边结算 - 不需要通过美元。比如说,泰国和印尼之间就直接通过双边协议用泰铢和印尼盾直接结算。
也就是说,各国的银行(有些国家也包括电子钱包)账户用户可以直接在境外进行扫码支付(或者在境内直接往境外账户转账)。
目前,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系统已经实现了连接 - 而新加坡和泰国的实时清算系统也已经实现了连接。
Warjiyo表示五国QR支付系统连接了之后,将会寻求和全球其他区域的清算系统连接,实现实时转账并且最终能够应用各国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在同一个会议上出现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总裁Ravi Menon则表示 “这是我们为世界其他地方建立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步骤”。
在美联储大幅加息的大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试图摆脱以美元为核心的结算系统目的不仅仅在于降低交易成本,还有避免美元汇率波动对本国金融系统带来的冲击。这一点上,东南亚各国应该都有很惨痛的经验。
在过去几年中,东南亚(和拉美)国家学习印度UPI的经验,纷纷建立自己的实时清算系统。虽然每个国家的金融环境、推进进度和遇到的阻力都不太一样,但是大体的方向是明确的。
在实践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实际问题要解决。比如最近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出现的大量欺诈行为 (欺骗新加坡用户把钱转进马来西亚账户,然后一去无回)、以及印尼主要银行对免费转账这件事的抵触等等。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经常需要跨境支付的那一群人很多都已经是信用卡的忠实用户了 - 在金融体系相对发达的新马泰尤其如此。比如现在泰国和新加坡跨境支付的实时清算每个账户的日转账限额在大约5000人民币左右 - 其实还不算小,但是对于对当前转账体系抱怨最大的企业间的业务往来就明显不够用了。
还有,这好像就是蚂蚁在海外推行的Alipay+要做的事情。但是在系统、体验和速度上来说,Alipay+是可以做到远超银行的双边体系的。不过,这个世界要复杂得多。
推荐阅读: